宜宾:以产业发展之“进”支撑经济发展之“稳”
近日
四川省人民政府印发
《四川省碳达峰实施方案》
支持宜宾建设“动力电池之都”

近年来
宜宾积极践行国家“双碳”战略
抢抓新能源产业发展“风口期”
全力发展动力电池产业
并不断延链、补链、强链
如今
一个个重大项目
落地开花、频结硕果
这既是稳投资、促增长的“压舱石”
更是宜宾经济社会
持续高质量发展的“顶梁柱”
擘画蓝图
动力电池建圈强链

岁末年初,宜宾各重点建设项目都在冲刺推进。在三江新区,承建宜宾年产2万吨锂电正极材料土建施工第二标段项目正如火如荼开展。

宜宾锂宝是天原集团旗下子公司,是宜宾正极材料的领航者。宜宾锂宝二标段项目占地面积约1.94万平方米,建筑面积5.6万平方米,包括生产车间厂房四、生产车间厂房五,建筑高度为23.8米。

目前,该项目整体工程建设完成60%,厂房五正在稳步建设中。项目建成后,将进一步提升宜宾锂宝生产能力,为三江新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的新动力。

而在四川长江工业园,四川时代动力电池生产基地七期项目工厂主体已完工。

得益于宜宾动力电池产业的快速发展,宜宾祥鑫新能源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新年伊始,该企业一季度的订单就已提升至近3万台。据悉,2021年该企业曾3次拓展产能。
“四川时代是我们宜宾工厂的唯一客户,不仅我们从东莞跟随他们而来,我们的下游配套企业也来了。”作为园区龙头企业四川时代的第二大动力电池箱体供应商,宜宾祥鑫有着不小的新年目标。“加上一二期,三期建成后产线自动化程度提高,年产能也将翻番,达到25万台,更好满足四川时代需求。”

围绕龙头企业强链补链,过去一年,长江工业园区内动力电池产业集群聚能蓄势效果明显:四川时代规划从一期拓展到十期,其中,七期主体完工,宜宾祥鑫等9个配套项目达产见效,全年引进动力电池及配套产业项目19个、协议投资额501亿元,园区去年工业总产值80亿元、同比增长28%。
以绿为底 以电为能 “电动宜宾”已悄然燎原

前不久,智锂物联首座重卡换电站在宜宾下线,这是首个“宜宾造”重卡换电站,该换电站的正式下线,将进一步助力宜宾“电动宜宾”建设,推动宜宾重卡换电领域的高质量发展。

连日来,在翠屏区各个城市街道,崭新的“绿牌”垃圾分类运输车全新亮相。这是翠屏区首批上线运行的新能源垃圾分类运输车辆,其智能的垃圾倾倒等装置、零排放的环卫作业,为翠屏区城市环卫工作注入了一抹靓色。

“到2030年,全球每7辆新能源汽车中就有1辆装置‘宜宾造’的动力电池。”
……
产业链越来越长,市场越来越大,宜宾将新能源产业链的“微笑曲线”做到极致——从研发到制造,再到销售。新能源产业链构造丰富的同时,宜宾率先进行了“电动宜宾”的推进。宜宾市内充电接口达到8000个以上,主城区投运新能源巡游出租车500辆以上;重卡换电示范等应用场景建设有序实施。

作为全球规划产能最大的动力电池生产基地,宜宾乘着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东风,正迎来自己的高光时刻。
服务保障
筑牢产业发展“硬支撑”
此外,宜宾便捷的交通和独特的区位,为各企业在西南发展提供了巨大便利。长江黄金水道起点、63个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之一、全国50个铁路枢纽之一,宜宾铁公水空立体交通体系健全。顺江而下可辐射汽车重镇湖北武汉和上海,南向可辐射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以及东南亚市场。
优良的营商环境是宜宾筑牢产业圈、不断扩大产业规模的密钥。深化一网通办和“最多跑一次”改革,推广“营商通”掌上服务平台应用,实现企业开办“零见面”“零成本”,深入实施“全天候”政务服务,为企业提供包括计量检测、产品检验、知识产权、商标专利等在内的一站式服务……宜宾市瞄准企业从落地到生产经营中的难点、堵点,以实在的举措、贴心的服务为企业排忧解难,助力产业落地开花。
今日之宜宾
正在打开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
新的一年
让我们把对春天的向往
化作前行路上一道道微光
在全力以赴中
向着梦想继续进发!
来源:宜宾新闻网